寒假微行动 | 宏德书院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总结(二)

发布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24

前言

        深入了解与推动家乡发展,宏德书院组织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学生家乡为纽带,通过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从而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同学们围绕家乡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热点,灵活选取实践主题,精心规划并执行多样化的实践计划,为家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风采展示

        在本次寒假期间,宏德学子们纷纷响应号召,主动下沉基层,深入到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他们采取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以此作为锤炼信念、提升能力、奉献青春的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见证并分享他们在家乡实践中的丰硕成果,感受那份青春的热情与担当。


1

“返家乡”社会实践


                


实践成员:


赵亮剑    拔尖A2402

实践简介:

    在寒假期间,赵亮剑同学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运城市慈善义工联合会,聚焦于老年人关爱与文化传承。他在活动期间专注实际需求,跟随组织服务于社区一线,为有困难的老人定制并配送营养餐食,还为独居老人提供居家清洁等服务,并联合当地书法协会开展“迎新春·送福到家”活动,惠及60余户家庭,以脚踏实地的基层服务,将青春的活力注入了家乡社区的发展。


2

招生宣传——“百花映晋 才俊启航”宣讲团


    


实践成员:

精英2301    任佩祺

基地A2401    魏烨

化生C2302    王熙楷

会计2301    王旭芝

装备2302    王佳桃

高材2211    岳宇彤

国机2303    曹腾凯

高材2306    赵威程

材料2303    杨铠嘉

实践简介:

  为加强与优秀生源高中的紧密联系,“百花映晋 才俊启航”宣讲团跨越三地四校,成功开展“2025我的北化我代言”。团队提出情感联结式宣讲、差异化专业赋能、成长叙事化传播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四大模式,通过明信片传递建立跨校学子精神纽带,结合绿色化工前沿成果与宏德书院家文化 破除认知误区,以大创落地实录展现育人实效,通过早间预热+ 晚间宣讲双轨模式提供沉浸式体验,成功将北化 宏德博学 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具象化的价值认同。


3

招生宣传——“从北化到交附”实践团


        


实践成员:

法实2301    李思言

精英2201    朱奕璇

公管2301    余泳璇

化生A2409    侯铭瀚

化生A2319    周雨馨

计信A2411    曹萌萌

实践简介:

  本次寒假宣讲实践活动旨在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生活与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活动中,他们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和互动问答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大学的专业设置、校园生活、社团活动以及升学就业前景。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心态调整技巧,鼓励学弟学妹们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宣讲结束后,实践团还建立了线上交流群,持续为他们答疑解惑。此次活动不仅帮助了学弟学妹,也让全体成员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与组织能力,收获颇丰。


4

招生宣传——海底小纵队


        


实践成员:

精英2201    密佳卉

英才2301    肖书畅

药实2201    王震豪

高材2310    张梦颖

高材2205    胡曼萍

计信A2308    乔炜梁

法学2303    张艺涵

理试A2407    黄子涵

实践介绍:

    在本次寒假期间,实践团分别前往武汉市第三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进行北化代言实践活动。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宣讲+摆摊”的方式,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北化的录取情况、专业优势等信息,强化高中生对北化的记忆点。同时为增强与学生们的互动深度,实践团设计“专业盲盒答题模式”分发特色文创产品,实现“围观”到“沉浸”,大大提升了学生们对专业认知度及理解度。


结语

    通过此次寒假实践,他们不仅深化了对专业领域的认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与责任担当的精神。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