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微沙龙 | 第84-86期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5-03-31浏览次数:11


01 





活动介绍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领域的兴趣,书院继续举办第84-86期导师微沙龙活动。通过精彩的讲座和互动交流,导师们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和法律意识,助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


02 




活动过程

3月7日 第84期 张亮亮教授

“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皇冠上的明珠”

图片
图片

张亮亮老师深入剖析了电子化学品在现代科技中的战略价值。张老师指出,超高纯电子化学品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基础材料,其技术突破直接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安全。他通过生动的工艺流程展示,详细讲解了超高纯电子化学品制备过程中的工业难点,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延伸到大型数据中心,并介绍了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风冷和液冷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讲座最后,张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励同学们:“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电子化学品的重要性,更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3月14日 第85期 雍兴跃教授

“从盲人摸象谈起——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科研观”

图片
图片

雍兴跃老师以寓言故事“盲人摸象”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科研观。雍老师强调,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绝对不能够一叶障目,要从基本概念联想实际问题。考虑问题要学会从局部到整体,全面地看待问题,树立全局概念,顾全大局。他提醒同学们要正确处理需求与兴趣的关系,注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与整合。讲座中,雍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陷入思维定式。最后,雍兴跃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细心的解答,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树立正确的学习科研观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开放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3月21日 第86期 王鹏副教授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图片
图片

王鹏老师聚焦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详细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王老师指出,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相关内容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专利制度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创新生态的发展。他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专利的解释规则及其法律应用。讲座中,王老师鼓励同学们以研讨课的方式参与到本次沙龙活动中,对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或法律现象进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王老师还强调,学习法律不仅要掌握条文,更要将其融入生活,灵活运用。此次活动使同学们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增强了法律意识和创新能力。


03

同学反馈

本次微沙龙中,张亮亮教授为我们揭开了电子化学品的神秘面纱,电子化学品就像精细化工皇冠上的明珠。通过生动的工艺流程动画,我们了解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需要经历1000多道工序,见识到了如同芯片的“隐形画笔”的光刻机。这场微沙龙让我明白芯片不仅是物理机器的工作,更是化学智慧的结晶,作为化学专业新生,我们要学好基础学科,培养跨学科视野,未来突破半导体材料的卡脖子难题。

——拔尖A2401 王子钰

参加本次导师微沙龙,我深刻体会到学习与科研需要全面系统的视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提醒我们:片面认知容易导致误解和偏差。学习科研也是如此,不能只依赖单一方法或局部经验而应注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与整合。老师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质疑、反思,避免陷入思维定式。本次导师微沙龙让我明白,树立正确的学习科研观,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开放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精英2301 刘熙睿

通过本次导师微沙龙讲座,我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讲座围绕专利保护范围的核心问题展开,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系统梳理了专利的解释规则及其法律。本次讲座使我深刻体会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确定是专利制度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创新生态的发展。对于法律从业者或创新主体来说,既要准确把握法律准则,也要具备解读能力与商业思维,才能在实践中有效维护权益,充分发挥专利制度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法实2401 吴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