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亲述、传记深读 | 走进钱学森,读书报告会来了!

发布时间:2025-06-09浏览次数:14


追随榜样力量,启明科研前路

你的答案,就在此处

张德良口述师生故事

这里藏着科研与人生的双重密码

毛立新剖析书中智慧

解锁科学巨匠成功背后的精神力量

这场读书报告会,不容错过!

图片

以精神为炬

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光芒

图片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科学家精神,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2019年6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其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图片


图片

科学巨匠钱学森

用一生诠释精神信仰

图片
图片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曾以“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壮举震撼世界,他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命运。从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到培养大批科研人才,他的一生是爱国精神、创新精神、育人精神的生动注脚。那些泛黄的手稿、严谨的治学故事,至今仍在叩击着当代学子的心灵。

图片

报告会亮点

多维对话科学人生

图片

本次读书报告会将通过双重视角带您深度走近钱学森:


钱学森学生张德良作为主讲人,作题为“弘扬和传承钱学森时代精神——给钱学森当学生的日子”的报告,分享钱学森先生如何要求学生们打好扎实的科研基础,教导学生正确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走上成才之路。


主讲人介绍

图片

张德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师从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震局地震地下流体重点实验室特聘客座研究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和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副组长。曾先后多次应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工作、讲学和讲课。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爆炸与安全、高温气体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工作,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退休教师毛立新作为主持人,带领同学们深度解读《走进钱学森》《国之栋梁》,剖析科学巨匠的成长密码,帮助同学们从传记中汲取科学家的精神力量。



主持人介绍

图片

毛立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退休教师,教育管理研究员。曾任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2007年1月至12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工系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流变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聚合物加工工程等理论与应用。




图片

活动详情

图片


时间:2025年6月11日14:30

   地点:昌平校区第二教学楼C-305

                         报名方式:

扫描推送下方二维码(截止6月11日12:00)

图片

本次读书报告会计入创新实践学分

扫描二维码报名

到场签到签退后统一录入

参与讲座中的互动提问环节可获得推荐书籍!

图片

书籍推荐

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图片
图片

《走进钱学森》(叶永烈 著)

以300余张珍贵照片和首次公开史料,还原“抵五个师”战略科学家背后的赤子之心。

图片

《国之栋梁》(中国科学院编著)

收录12位院士的报国故事,特别推荐“钱学森篇”——看如何用一支笔、一盏灯照亮中国航天路。

END

传薪火者,当为后来人

这个夏天,让我们以书为媒
在科学家的生命叙事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
让“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种子
在北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