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微行动 | 宏德书院“新章启城,渝见未来”实践团赴城口县仁河社区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14


  01 

  访商会聚合资源

  探引擎发展动能



实践团成员在东安商会理事、团县委**副书记、仁河源大客栈主理人袁金燕陪同下,走进东安商会参观调研。袁金燕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商会以“聚合资源、激活产业”为核心,既为商户搭建交流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也积极对接外部资源、打造品牌、拓展市场,推动东安经济向外发展。目前商会已从最初整合的数十家个体商户,发展为涵盖餐饮、文旅、农产品加工等多领域的产业集群,作为当地经济“隐形引擎”,在聚合资源、激活产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带动相关营收稳步增长。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实地考察了仁河社区的“仁河源大客栈”“共享食堂”等特色项目。其中,大客栈依托当地文旅资源打造特色住宿,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重要力量;共享食堂则以实惠便捷服务满足居民需求,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更盘活了社区经济微循环。在与商会成员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结合自身所学,为商会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图片
图片

图|实践团深入东安商会开展调研



02 

入社区共商发展

聚人才赋能振兴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仁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字超等村两委干部会面并召开座谈会,双方围绕仁河社区经济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展开深入交流。村两委干部指出,当前社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人才匮乏等问题。急需继续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附加价值,拓宽销售渠道,引进和培育大批技术性人才,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提出了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等建议,为仁河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座谈最后,王书记热情表示:“我们特别需要像你们这样的青年,非常感谢你们来到这里”。


图片
图片

图|实践团成员与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



03

搭云端平台助销

促产业振兴新路



为打破深山产品的销售困境,推动仁河社区产业发展,实践团成员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认真学习直播技术、掌握镜头运用技巧,搭建云端直播平台开展农产品助销活动。直播间里,实践团成员纷纷化身“带货主播”,热情推荐当地特色农产品与手工艺品,详细介绍产品的产地优势、生产过程和特色亮点,吸引众多网友关注并购买,助力当地产业对接更广阔市场。这场助农直播不仅增加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量,提升了社区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仁河社区的独特魅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条依托互联网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图片
图片

图|实践团成员参与“直播带货”




04

建基地深化合作

献爱心播撒希望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与东安镇人民政府及东安镇中心小学举行授牌仪式,正式设立“北京化工大学乡村振兴大学生研学基地”和“北京化工大学七彩假期大学生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上,双方就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领域长期合作达成共识,实践团也表示,将依托基地平台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同时,随着七彩假期活动的正式落幕,实践团同步举行了爱心物资捐赠仪式,东安镇党委副书记涂来作为代表出席仪式并接受捐赠物资。实践团将精心筹备的书籍、文具、体育器材等物资郑重捐赠给东安镇中心小学,这些物资既为改善东安镇少年儿童学习条件、丰富课余生活而来,也凝聚着对当地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涂来书记致谢时表示,这份关爱既是物质帮助,更是激励孩子们成学成才的精神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实践团举行授牌仪式和爱心物资捐赠仪式

结语


从商会探寻产业人才密码到社区倾听需求,从直播间助销到基地授牌架起校地桥梁,再到爱心捐赠滋润山区学子,这场青春实践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调研,而是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深度,用担当书写“青年何为”厚度。相信待东安晨雾再漫山峦,调研锚定的经济引擎将积蓄更强动能,童心播撒的希望种子必破土而出。“新章启城,渝见未来”团旗暂别深山,却点燃不灭的发展新焰,这恰是中国式现代化中,青年与乡村共赴未来的生动注脚:以青春赋能乡土,让深山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越走越有奔头”的无限可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