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助力2025级新生筑牢信念之基、锚定人生方位、明晰奋斗航向,宏德书院组织2025级新生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主题参观学习活动。


重温抗战岁月,感悟精神伟力

在志愿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循着历史脉络,依次参观了“中国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中流研柱”“日军暴行”“东方主战场”“得道多助”“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等多个展区。每一处展区都凝刻着烽烟淬炼的岁月印记,都沉淀着山河泣血的峥嵘往事,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以钢铁意志抵御外侮、以赤子丹心守护山河的铁血风骨与坚韧品格,那股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至今仍在展厅中激荡回响。


其中,纪念馆最新推出的《不屈的宝岛丹心向祖国——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成为本次参观的一大亮点。在2025年10月25日中国首个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的时间节点,展览集中呈现了1895年至1945年间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渴望回归祖国的历史。同学们通过珍贵照片、文献史料等丰富载体,系统了解了武装起义、文化抗争等史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坚定了同学们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念,更让大家从中汲取了为国家统一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实景凝英雄浩气,青春铸红色丹心



展厅内,一幅幅定格历史的黑白照片、一件件镌刻岁月痕迹的文物史料、一个个还原战火场景的实景展区,瞬间将同学们带回了那个烽火纷飞的年代。从东北抗联在林海雪原中的艰苦卓绝,到淞沪会战中将士们的浴血坚守;从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人心,到百团大战的气势如虹,同学们透过实物与场景,直观感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被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或驻足凝视文物细节,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或低声交流感悟,共话对英雄先烈的崇敬;或在重要展陈前合影留念,定格与红色历史的对话瞬间。这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变得可感可触,红色基因在实景实物的见证中,悄然融入每一位新生的血脉。


青春心声: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无不诉说着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从东北雪原的潜伏身影到台儿庄战役的血肉防线,先辈们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铸就了抗战精神的丰碑。硝烟虽散,精神永存,作为青年,我们当接过抗战精神的火炬,以青春之力守护家国,让先辈信念照亮复兴征程。
——中共预备党员 王一然





站在纪念馆内,定格苦难的照片瞬间将我拉回那段烽火岁月。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先烈们浴血奋战的不屈,也记录着民族遭受的伤痛。走出展馆,心中满是震撼与敬畏。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后辈,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奋斗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入党积极分子 王子琦





站在浮雕前,那些悲壮的面孔令我屏息。锈蚀的军号与草鞋无声诉说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名录墙上,无数名字如星河倾泻——他们不是数字,都是炽热活过的人。这段苦难辉煌,我们不仅要接住,更要传下去。走出场馆,阳光洒满城墙,我懂了这片土地的珍贵——由先烈的脊梁托起,用不屈铸成。这份沉甸甸的和平,值得我们用一生守护。
——基地A2501团支书 甄明喆





踏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肃穆氛围驱散了来时的随意。课本里遥远的“抗日战争”,在岁月痕迹斑斑的实物与照片前,变得沉甸甸。在“七七事变”展区,军号、破损钢盔静静陈列,黑白照片里百姓焦灼的面容、战士坚毅的眼神,让我读懂卢沟桥的枪声并非文字——那是家庭破碎,是同胞奋起。归校时,阳光洒在国旗上,红彤彤的随风飘动。此后,“抗日战争”于我不再是冰冷知识点,而是鲜活面孔、滚烫信念,更有我们这代人应扛起的责任。
——生高2501班长 韩嘉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