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伴我行 | 第35期回顾:国奖经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10

PART1

图片

活动介绍

图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宏德书院“学长伴我行”——国奖经验分享会再度起航,本期我们邀请到多位国奖获得者,与我们共同分享学业发展与科研竞赛的独家心得实战经历,延续榜样力量,助力同学们化经验为己用。

图片


PART2

图片

活动过程

图片


姓名:

刘星源

班级:

优培2301

个人介绍:

共青团员,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均为1/27,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曾任学风朋辈引领行动中心辅导部负责人,目前担任校学业发展中心朋辈讲师。曾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曾获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竞赛校级一等奖、物理实验竞赛校级二等奖、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三等奖等奖项。

分享主题:

学业与科研竞赛经验

分享回顾:

刘星源学长的分享从学业发展、科研竞赛、学生工作三个方面展开。他着重强调了应即时查看自身学业情况、修读状态、班级划分等基本信息,通过多方渠道积极掌握一手信息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后,学长介绍了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部分文献检索的技巧。最后学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做到劳逸结合向上发展。

图片


图片


姓名:

刘张墨涵

个人介绍:

共青团员,校团委兼职团干部,GPA3.91 学分加权平均分91.32、专业与综合排名均为1/19。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拟获得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曾获人民一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三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北京化工大学物理竞赛、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挑战杯校级三等奖等多项校院级奖项。获评校级优秀团员、院级三好学生。

分享主题:

学习方法及学科竞赛经验

分享回顾:

刘张墨涵学长以亲身经历分享了不同学科竞赛的具体注意事项时间安排,他强调了不同的竞赛项目准备时间不同,应尽早明确并做好准备,积极与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及导师联系。在心得体会上,刘张墨涵学长阐明了目标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行动的源动力。此外,在学习上,学长指出因人而异,他指出应把关键知识点总结起来,把书读薄,同时注意平衡第二课堂和学业,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姓名:

陈翼如

个人介绍:

基地2401班学习委员,学分加权平均分88.94,专业排名2/60,综合排名3/60,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曾获“挑战杯”校级三等奖、校程序设计大赛女生赛三等奖等奖项,并获院级优秀志愿者、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等。

分享主题:

学业与社会实践活动经验

分享回顾:

陈翼如学姐指出坚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是学业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学术类竞赛上,学姐强调在精不在多,多多关注含金量高的赛事,合理安排备赛时间。此外,学姐还指出了学生工作及文体活动对自身发展的正向作用,多样的社会实践经历能够更好地培养我们的个人素养。最后,学姐鼓励大家积极进行尝试,脚踏实地,稳步向前。

图片


PART3

图片

同学反馈

图片


图片

通过“学长伴我行”活动,我收获满满。不仅系统了解了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日常学习方法。学长强调,日常课程要严格要求自己;考试时务必细心审题、认真作答,不能马马虎虎;对待每学习应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下课后要及时整理笔记,可根据学科特点灵活选择整理方法。此外,学长还详细介绍了各类竞赛的报名流程、时间节点及所需材料,让我明白参赛前要制定合理计划,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高2501 李旭坤


图片

本期国奖经验分享会,让我受益匪浅。学长不仅分享了他在专业学习上“把书读厚再读薄”的钻研方法,更让我触动的是他对时间的精细管理与长远规划。他提到,国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一个个小目标的扎实积累。他坚持复盘的习惯,让每一次经历都成为成长的养分。我深刻意识到,那份持之以恒的专注与高效行动力的重要性。我将以学长为榜样,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规划,沉心静气脚踏实地,努力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光彩。

——生高2301 吴昌烨


时光总像林花谢了春红,脚步太匆匆,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何妨吟啸且徐行。